SEIA称,设立该宏大的产能目标并非是为了使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与其他国家孤立,而是意识到了整合全球供应链的好处和国内产能对进口的重要影响。
2018 年531 政策后,我国光伏装 机增速锐减,在用电价格较高、光照条件较好、非技术性成本较低的部分海外市场中,光 伏已成为最廉价的电力来源,希腊、德国、赞比亚、印度、巴西等国家光伏发电成本已低 于当地的火电价格,经济性成为驱动部分海外平价市场装机增长的主要因素。量价齐升之 下,光伏设备指数 PE 由 2010 年初的 90 左右提高至 2011 年 9 月的 300 以上。
此外,较少的电池片用量能够降低 串焊时对齐主栅的难度,也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单晶路线快速渗透推动单晶龙头盈利能力优于行业平均。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7 月,光伏设备指数 PE 由 16.18 上调至 37.50。欧洲光伏市场发展较早叠加 2008 年金融危 机影响,西班牙补贴在 2009 年大幅退坡,随后德国、意大利补贴也发生阶梯式退坡,欧洲 光伏市场补贴政策逐步弱化,2018 年,531 政策强烈释放我国补贴退坡信号。但从全球总量看,光伏开发空间广阔。
未来随着设备性能、 单台产能以及电池片效率不断提升,各环节生产线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以 M12 硅片 50 版型组件为例,其功率可达 480W,BOS 成本降幅高达 19.77%。光伏产业链的这次涨价,无论烈度还是速度,似乎都很有股市老庄家的狠辣劲儿。
与此同时,主材价格的上涨,也引发了供应链配套材料跟随涨价。配套材料的跟随涨价,显然与行业短期供需形势没有太大关系,而更多是因为疫情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全线下跌之后的一次反弹。其实,哪有这么多的黑天鹅,这么热的天儿,这么热的行业,天鹅们避暑还来不及呢。而眼下,我们来到了一个内循环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题就是市场转换。
对于一个足够成熟的行业来说,大多数表面上的黑天鹅事件,或有可能都是市场大势下的必然。而价格战,已经一再被历史证明,正是产能出清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说涨价的几项诱因事后看起来都并非偶然,而多数企业也有应对预案,但事情来临时却仍是让全行业大多数企业都措手不及,问题出在哪里?玩过股票的人几乎都知道,通过迅猛且迅疾地拉涨或杀跌来收割散户的筹码,是很多股市庄家的惯用手法,面对这种局面,别说一般散户,就连拥有专业操盘手的大户恐怕也都跟进不及然而,成本压力逐渐向终端传导,受硅料暴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激增影响,下游苦不堪言,此前更是有行业龙头大佬发声,呼吁如何应对硅料涨价危机。生意社看来,多晶硅三季度接下来仍处于供应紧张的态势下,价格可能会继续冲高,但随着装置检修期尾声临近,海外装置的逐渐恢复,中期来看,多晶硅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望缓解,价格也会逐渐回归理性。据业内反应,多晶电池片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但受困于终端需求,涨幅并不明显。
8月以来,国内多晶硅不少装置仍在检修期,自从7月份以来市场供应紧缩的现状就已经逐渐凸显,据相关统计,7月份产量环比下降15-20%。目前,多晶硅太阳能级一级料国内市场报价已经达到60000-65000元/吨的价格区间,进口料价格也达到65000-70000元/吨区间。综合来看,供应紧张是多晶硅价格飙涨的直接原因。据了解,目前新疆地区交通仍实施管制,多晶硅的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人力成本激增,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多晶硅价格的高企。
截止到8月17日,目前国内11家多晶硅企业中有4家装置在检修中,7月份以来新疆大全、新特能源、东方希望就一直检修,目前也没有恢复,8月份又加了一家亚洲硅业,目前检修量仍属于相对高峰,供应更显紧张。总体来看,目前硅料上涨主要受供应紧缩推动,终端需求温和上涨,国内新增装机规模稳中上涨,但增幅并不太明显,需求仍是没有质的飞跃。
自从7月份以来,光伏行业持续回暖,一方面受国家政策影响,基建板块发力,光伏也属于受益板块,硅料的下游硅片厂家也进入下半年陆续投产时期,采购量放大令硅料供不应求,硅片价格也水涨船高。叠加美元贬值影响,折合人民币价格多晶硅进口料价格也大幅推涨,较之上月同期已经涨幅超10000元/吨。
目前厂家检修装置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预计8月份国内供应量环比仍只减不增。进口货源来看,进口硅料价格也持续推高,进一步冲击国内市场,德国瓦克和马来西亚OCI目前装置仍未完全恢复,上周又传出德国瓦克工厂事故,预计产能完全恢复仍需要时日,进口料供应也持续紧张。加之,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情况同样不乐观,预计7、8月份的出口数据仍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光伏中上游成本的迅速抬升对终端电池片影响也比较严重。进入8月份以来,受供应紧张以及下游硅片厂家采购量放大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持续上行,据生意社监测,截止到8月17日,多晶硅涨幅达38.85%。另外,下游硅片厂家采购量放大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大的供应商为中国的阳光电源SUNGROW,出货量量达到了369MW,其次是巴西本地制造商WEG和奥地利的Fronius.出货量分别是347MW和183MW。然而,无论如何,光伏行业仍在继续发展。
阿特斯(Canadian Solar)、天合光能(Trina Solar)和晶科(Jinko Solar)位列巴西进口组件前三大供应商,出货量分别为468MW、454MW和451MW。比亚迪也在巴西最大城市运营着一座组件制造工厂,上半年比亚迪出货组件325MW,位列供应商第四位。
逆变器前六个月,巴西市场逆变器出货量达到了2.464GW,其中第一季度1.274GW,第二季度1.19GW。该报告还显示,上半年进口的组件中约54%的产品采用了PERC电池技术,而去年这一比例才27%。
组件咨询公司Greener首席执行官马尔西奥.高田(Marcio Takata)表示,巴西去年总计进口了4.3GW的光伏组件,而今年仅上半年就进口了2.5GW,尽管爆发了新冠疫情,但是这个数字仍然非常可观。截至6月底,巴西分布式发电的累计装机容量已达2.9633GW,其中包括所有不超过5MW项目的装机容量。根据巴西咨询公司Greener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巴西光伏市场似乎并没有因为COVID-19疫情爆发而明显发展放缓或停滞。该机构分析师表示,巴西今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发货总量为2.599GW,其中进口组件2.49GW,占总数的95.8%(其中第一季度进口1.61GW,,第二季度877MW),国内生产的组件为109MW,占总量的4.2%。
巴西政府试图通过16/15公约(Convenio ICMS 16/2015)支持分布式发电,根据对不超过5MW的项目开放的净计量制度,发电能力在1MW以下的光伏系统的业主免除缴纳ICMS国家销售税。显然,分销商和系统集成端正在努力吸收成本,调整利润率,以保持竞争力。
阿特斯在首都圣保罗还拥有并经营着一家光伏组件工厂。Greener在报告中称,50kW功率以下的设备增长尤为强劲。
新装机项目需要提出的是,如果说Covid-19疫情爆发没有影响光伏产品进口的话,它似乎确实减缓了新增光伏装机的增长,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仅为900MW左右。高田进一步解释说:同其他遭受疫情打击的大多数行业一样,分布式光伏市场的需求遭遇了滑铁卢,尤其是近期才开始活动的光伏系统集成商体会到的感受更为明显。
然而,该报告指出,成本略微转嫁到了终端客户身上,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尽量保持稳定。高田同时强调了汇率突然波动的影响,这对光伏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巴西使用的大部分设备都是进口的,这明显影响了系统的成本。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1.32GW。上半年逆变器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28%
在选点范围上,为避免站点重复施工改造,降低施工对经营创效的影响,江苏石油原则上选择在有新增充电业务的站点同步进行光伏发电施工。除了推进光伏发电业务外,近年来,江苏石油积极推进绿色基层创建工作,打造绿色生态油库、加油站,江苏石油今年将重点打造550个绿色基层,其中油库15座、加油站535座。
江苏石油新能源业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采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的为低压电,具备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污染、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可以为加油(气)站提供电力补充。
按照发电组件20年的寿命计算,预计发电量可达到约33万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41吨、二氧化硫排放0.82吨。下一步,江苏石油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企业建设,从创绿向深绿转变,推动江苏石油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